暖暖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人妻献身系列第54部,欧洲无线乱码2021,亚洲www永久成人网站

20個常見【污水處理知識】

欄目:危廢處理知識 發(fā)布時間:2023-04-19
分享到:

1、什么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發(fā)生在淡水中,由水體中氮、磷、鉀含量過高導致藻類突然性過度增殖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2、什么是污水處理基本辦法?

就是采用各種技術與手段,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水得到凈化。

3、什么叫廢水的預處理?

生化處理前的處理一般都習慣地叫作預處理。由于生化法處理費用比較低、運行比較穩(wěn)定,因此一般的工業(yè)廢水都采用生化法處理,廢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為主要的處理手段。但廢水中含有某些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有機物質,因此廢水在進入生化池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目的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物質盡可能地削減或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運行。

4、廢水集水池有什么作用?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的水質水量。

各個車間的生產(chǎn)廢水,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變化大的,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污水處理系統(tǒng)前,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并使其均質均量,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5、什么叫廢水的生化處理?

廢水的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機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凈化。

6、什么是溶解氧DO?

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單位用mg/L表示。不同的生化處理方式對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7、廢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水中溶解氧的濃度可以用Henry定律來表示:當達到溶解平衡時:C=KH*P其中:C為溶解平衡時水中氧的溶解度;P為氣相中氧的分壓;KHHenry系數(shù),與溫度有關;增加曝氣努力使氧的溶解接近平衡,而同時活性污泥還會消耗水中的氧。因此廢水中實際溶解氧量與水溫、有效水深(影響壓力)、曝氣量、污泥濃度、鹽度等因素有關。

8、二次沉淀池有什么特點?

二次沉淀池的特點:它除了進行泥水分離外,還進行污泥濃縮,并由于水質、水量的變化,還要暫時儲存污泥。

9、什么是五個水的測量指標?

污水處理中五哥水的檢量指標主要指的是:生化需氧量(BOD)、理論需氧量(thOD)、總需氧量(TOD)、化學需氧量(COD)、總有機碳(TOC)。

10、微生物與哪些因素有關

微生物除了需要營養(yǎng),還需要合適的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pH值、溶解氧、滲透壓等才能生存。

11、廢水中微生物所需的各營養(yǎng)元素之間的比例為多少?

微生物像動植物一樣也需要必要的營養(yǎng)物質才能夠生長繁殖,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指炭、氮、磷,廢水中的主要營養(yǎng)元素的組成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對于好氧生化一般為C:N:P=100:5:1(重量比)。

12、微生物最適宜在什么溫度范圍內生長繁殖?

在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最適宜的溫度范圍一般為16-30℃,最高溫度在37-43℃,當溫度低于10℃時,微生物將不再生長。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每提高10℃,微生物的代謝速率會相應提高,COD的去除率也會提高10%左右;相反,溫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會降低10%,因此在冬季時,COD的生化去除率會明顯低于其它季節(jié)。

13、微生物最適宜的pH條件應在什么范圍?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有密切關系。大多數(shù)微生物對pH的適應范圍在4.5-9,而最適宜的pH值的范圍在6.5-7.5。當pH低于6.5時,真菌開始與細菌競爭,pH到4.5時,真菌在生化池內將占完全的優(yōu)勢,其結果是嚴重影響污泥的沉降結果;當pH超過9時,微生物的代謝速度將受到阻礙。不同的微生物對pH值的適應范圍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好氧生物處理中,pH可在6.5-8.5之間變化;厭氧生物處理中,微生物以pH的要求比較嚴格,pH應在6.7-7.4之間。

14、按池內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為哪幾種?

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可分為平流式、斜流式、輻流式、豎流式。

15、污水處理常用的化學沉淀方法有哪些?

①氫氧化物沉淀法(在一定pH值情況下,重金屬離子生成難溶于水的氫氧化物沉淀而得到分離,常用的沉淀劑有石灰和苛性鈉等)

②硫化物沉淀法(向污水加入硫化氫、硫化鈉等沉淀劑,與處理物質反應生成難溶硫化物而沉淀)

③碳酸鹽沉淀法(金屬離子碳酸鹽的溶度積很小,對于高濃度的重金屬污水,可投加啊碳酸鹽進行回收)

④鹵化物沉淀法(氯化物沉淀法除銀、復合物沉淀法,投加石灰生成CaF2沉淀)

⑤磷酸銨鎂沉淀(俗稱鳥糞石沉淀,生成MgNH4PO4.6H2O沉淀可用于無法應用生物法處理的強毒性污中的氨氮)

⑥還原沉淀法(用于處理高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如制革行業(yè)含鉻污水的處理,六價鉻必須先還原成三價鉻,然后再用石灰沉淀)

16、活性污泥法有哪幾個系統(tǒng)?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除系統(tǒng)組成。

17、什么是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靜置沉淀30min,沉淀污泥與混合液的體積比(%)。

18、什么是污泥指數(shù)?

污泥指數(shù)(SVI):是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jīng)靜置沉淀30min后,每克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

19、污泥膨脹

當污泥變質時,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結構松散,體積膨脹,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少,顏色也有異變。

20、污泥上浮

污泥上浮指的是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呈塊狀上浮的現(xiàn)象,泡沫問題:曝氣池中產(chǎn)生泡沫,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大量合成洗滌或其他起泡物質。



轉自:環(huán)保水處理